跳至正文

李小加:参考沪港通模式着手推进商品通 实现内地与香港场互联互通

核心提示:李小加参考沪港通模式和理念,着手推进商品通,希望实现内地与香港商品市场互联互通 。李小加指出商品市场的互联互通跟股票市场的互联互通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很大的差异性,预期商品互联互通需要的时间比沪港通要少

[上海证券报]李小加展望商品通:理念上或复制沪港通模式

昨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2015亚洲年会在香港举行,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在会上对未来商品期货市场互联互通进行了展望,他表示,沪港通“双方共同监管”、“本地市场优先”等核心理念可以沿用至商品通,但相比现货市场只是简单地流量连接,商品市场更复杂,可以考虑从流量和产品相结合、国际的流量和境内的流量有机地结合、中国境内现货市场和国际期货市场充分衔接等三个方面推进。

商品通已着手准备

李小加表示,期望商品期货市场也能像股票市场一样,被纳入沪港通所开创的共同市场里,与内地实现互联互通。“商品互联互通就像人民币国际化、资本市场国际化一样是一个大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在着手做了。”

李小加指出,商品市场的互联互通跟股票市场的互联互通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很大的差异性。最主要的相似性就是同样是两地的市场,国际市场和内地市场无论是制度上、交易结构上,还是交易习惯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差异又都是属于需要也必须由交易所、清算结算公司、监管当局共同努力消化解决的,使得制度上的差异不影响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

李小加指出,在商品期货领域沿用沪港通模式,在物理形式上有很大挑战,但理念上有高度的借鉴性。沪港通的核心理念,包括“双方共同监管”、“本地市场优先”、“交易所、清算结算公司把双方的差异从技术上、规则上、交易手段上加以消化,使得本地的投资者可以尽量按照自己的交易习惯交易对方的产品”等,这三个理念完全可以适用至商品的互联互通。

李小加表示,目前主要考虑从流量和产品相结合、国际的流量和境内的流量有机地结合、中国境内现货市场和国际期货市场充分衔接等三个方面推进商品市场的互联互通。

具体来看,一是境内的产品有没有可能和国际的流量接到一起,或者把国际的产品接到境内的流量上;二是有没有可能把国际的流量和境内的流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不同的流量的交易才能产生巨大的交易机会;三是能不能把内地大宗商品生产资料的现货市场和国际期货市场充分地衔接。这样中国作为一个大宗商品的进口国,其现货市场的生产、销售、消费、交易,都在国际市场上得到充分的价格管理和风险控制,产品和流量结合,流量和流量结合,现货和期货结合。

“港交所作为一个国际期货交易所,特别是在基础金属上具有全球领先地位,有责任、有意愿也有能力在这方面进行努力。”李小加说。

深港通仍待监管层最后审批

李小加还在会上回应了市场非常关心的深港通何时启动的问题。“深港通准备工作一直在推进,没有停,但目前仍需监管层最后审批及宣布,今年肯定会推出,不久的将来就会宣布。”

沪港通已平稳运行半年,李小加说,沪港通及将来推出的深港通,都有一个逐步扩容、逐步扩大、逐步发展的过程,而且只要沪港通运行是平稳的、安全的,且预期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得到妥善处理的话,这个扩容的过程会推进得非常快。

[证券时报]李小加:希望实现内地与香港大宗商品市场互联互通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昨日在香港举行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年会上表示,希望商品市场也能和股票市场一样,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和内地的互联互通。虽然暂时没有具体的推出时间表,但港交所正与各方探讨大宗商品市场互联互通的可能性,预期商品互联互通需要的时间比沪港通要少。

“商品互联互通就像人民币)国际化、资本市场国际化一样是一个大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在着手做了。”李小加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沪港通已经平稳运行半年,而深港通也仍然有待监管层审批和宣布,商品市场的互联互通和股票市场的互联互通有很大的相似性也有很大差异性。”

李小加称,相似性主要体现在股票和商品在国际和国内两地市场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包括交易习惯、结构等,需要交易所、清算结算机构、监管机构等努力使得两边投资者的交易顺利实现;而差异性则是,股票市场是大众市场,普通投资者都可以交易,而商品市场是衍生品市场,不是所有人都能参与,主要用于管理风险,规避风险,对于监管者而言更具挑战。

李小加强调,“商品通”会从三个方面推进:第一,流量和产品相结合,将中国的产品和国际流量结合,或者是国际的产品和中国的流量结合;第二,国际流量和国内流量相结合,产生巨大的交易机会;第三,中国大宗商品的现货市场和国际期货市场的结合,将中国的现货市场产品期货化,中国目前的商品市场在仓储、资讯、仓单管理及流通量等都需要更标准化及安全化,而港交所有责任、意愿及能力去一起推动中国商品市场与国际接洽,并让中国在商品市场有定价能力,从而影响世界市场。

港交所旗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属交易所,在2012年完成被港交所的收购,今年一季度,LME营收达6.47亿港元,为港交所今年首季总营收做出了23%的贡献。李小加认为,LME目前已经进入收获季,商品互联互通是港交所长远策略之一,如果中国与国际的产品、交易量互通后,将能更好地服务中国的实体经济。

标签: